《小欢喜》:考第二是失败?鼓励式教育缺失,让孩子没有“欢喜”

发布时间:2020-09-10 22:14:57阅读时间:2765
本文导读:曾经看过一个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这是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L.雅各布森共同做的一个实验。主要说的是“人际期望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通过一个“权威性谎言”来判断学生的后天发展

  曾经看过一个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这是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L.雅各布森共同做的一个实验 。

  主要说的是“人际期望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通过一个“权威性谎言”来判断学生的后天发展状况。

  实验的过程是罗森塔尔和L.雅各布森,从18个班级中随机选出几名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当测验结束后,罗森塔尔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老师,当然这根本是假的结果,所有的学生都是随机挑选的。只是他叮嘱老师和校长对结果进行保密。

  可接下来的事实却让人大吃一惊。这18个班的学生,在一个月后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盛更乐于助人以及和别人打交道。

  原因是老师在接受到他们未来会有很大成就时,对他们特别留意,在知道过程中给予肯定的互动,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这足以说明了鼓励式教育的重要性。

  反观《小欢喜》宋茜这样的妈妈,真是让人越来越担心。

  成年人的世界兵荒马乱,高三家长更是披荆斩棘,在工作、生活、孩子间往来如梭。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放手比前进更需要勇气。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她们取得优秀的成绩,她们所付出的努力,甚至他们天真的思想只为能赢得家长的赞扬和高兴。

  很多家长人到中年,似乎一切都变得焦虑起来,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往往忽视质感,在追求结果的同时往往忽视过程。

  曾经有家长反映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调皮,做事情、写作业越来越不积极。我问家长有鼓励过你家的宝宝吗?家长说以前还鼓励过,效果还不错,不过这与结果没有任何关系啊!

  我们能清晰的感觉到不仅孩子是迷茫的,家长也是迷茫的,他们不懂自己的孩子发生了怎样的心理转变,孩子更不懂自己的爸爸妈妈到底是不是真的爱她。

  为什么从来不愿意停下来听听他们的心声,为什么从来不愿意来到他们的世界停留一下。甚至为什么他们的夸奖变得那么吝啬。

  最近《亲爱的热爱的》电视剧也涉及此问题,韩商言:“我的字典里就没有输这个字”在学校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只有第一。

  但是反观在这种打压之下,孩子们的情绪是不舒服的,是反抗的,在他们的世界里需要赞扬,需要肯定。

  当今社会存在的现象,很多大学生或者高考生因为落榜而受不了选择轻生,很多孩子在和父母吵架后选择离家出走。更有很多孩子在家庭变故后选择自暴自弃。家长在没教给孩子抗压能力的前提下,便选择了对他们进行打压式教育。

标签:小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