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妈平台投稿作者——北溟
教育学硕士。爱教书育己,也爱与你分享育儿路上的点点滴滴。
你会逼孩子做他不喜欢的事吗?
最近,电视剧《小欢喜》频频上热搜。
陶虹在剧中演的宋倩是女儿同学眼中的虎妈,一个不太讨喜的角色。
为了全力照顾女儿英子,宋倩不惜辞职掉老师的安稳工作,她自制分数统计系统,帮女儿做复习计划,安排女儿看电影放松心情……
到了高三,为了全力冲刺高考,她强制暂停了女儿所有的兴趣爱好。母女关系一度剑拔弩张。
这时,爸爸和女朋友小梦阿姨又一起帮英子逃学,被宋倩发现,母女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英子声嘶力竭地冲宋倩吼道:“我就喜欢小梦阿姨,我就是觉得她比你好,至少她不会逼我干自己不喜欢干的事。”
宋倩忍不住爆发了,她哭着问女儿:“你问问你爸,他做过什么,他就是投其所好,你喜欢什么他就搞什么。”
少不经事的英子觉得不逼自己的人就是对她好。她哪里懂得,妈妈宁愿被误解、被痛恨、被指责也要逼她的良苦用心。
在我看来,宋倩这个费力不讨好的妈妈却是一个标准的好妈妈,因为只有真心为你付出过的人,才会真正对你今后的人生负责。
美国著名作家安娜·昆德兰说过:“有些路很远,走下去会很累,可是,不走,又会后悔。”
世界上最大的遗憾不是失败,而是:我本可以。
孩子,不逼你一把,可能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01 无拘无束的放任,并不能带来成长的快乐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的父母越来越“尊重”孩子。
孩子感兴趣时,父母二话不说就报班。孩子学了一段时间不耐烦了,要放弃时,父母又听从孩子的决定,给他自由。
面对一个做任何事常常只有三分钟热度的孩子,让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去学习,往往会误了孩子的一生。
朋友小朵,曾是“放养教育”的忠实践行者。
儿子不爱看书,她说随他去,反正也认不得几个字;家里翻得乱七八糟,她说那是孩子的好奇心,不该阻止;儿子边吃饭边打游戏,她说肯吃就行。
她常说的话就是:“孩子还小,自由的环境,才是一生最重要的基石。那些小毛病嘛,长大就好了。”
可是,孩子上了小学以后,问题来了。因为没有培养过规则意识,孩子上课总是坐不住;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面对书本毫无兴趣;作业写得一塌糊涂,成绩也惨不忍睹……
因为成绩垫底,屡屡受挫,孩子慢慢变得自卑、沉默。
面对儿子这样的表现,小朵陷入了焦虑和怀疑之中,她不明白,明明“放养”就是让孩子快乐自由、健康成长,为什么就长成了这样?
放任自由的童年,只不过是快乐一时的泡沫幻影。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格曼曾说过:暂时性的感官愉悦不是真正幸福的生活。幸福的生活是每一天都用自己的优势去创造真实的美好和丰富的满足感。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幸福感来源于我们对于自我和环境的控制感。
当孩子实现自我,突破自我,那种努力之后带来的快乐感和成就感才会更加长远和持久。
02 父母的逼迫虽然严厉,却让我们成就更好的自己
前段时间,孙莉在微博晒出一组照片,透露多多和吕思清儿子在2019新加坡国际西洋乐大赛中包揽了5个一等奖!
看到这么优秀的多多,大家不由惊叹,这才是别人家的孩子。
但是,练琴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没几个孩子真的愿意。
6岁开始学琴的多多也和寻常人家的孩子一样,对日复一日的练琴感到厌烦。
在综艺《向往的生活中》中,黄磊自曝多多不爱弹琴,而孙莉经常“逼”她。
也正是当初多妈狠心的“逼迫”,才有了现在捧回第一的多多!
虽说成功离不开孩子自主的努力和勤奋,但是任何学习过程都要经历一段枯燥乏味的阶段,一个大人在做看不到回报的事时,都会产生厌倦心理,更不要说意志力薄弱的孩子。
这时候,如果孩子不想学就不学,那么,他们的学习只能停留在浅尝辄止的阶段,永远体会不到深层次学习的乐趣。
歌手刘欢曾在一次采访中说起女儿的教育问题时,两次提到了“后悔”二字。
刘欢女儿刘一丝小时候的音乐感悟力特别好,记忆力也超强。非常复杂的音程关系,她听两遍就能唱下来。但是,她经常不愿意练琴。
因为和妻子一直秉承着“快乐教育”原则,觉得不能强迫孩子去做不喜欢的事情。于是他们从不逼迫孩子练琴。
如今的刘欢感叹:“其实你迫使孩子练一练,他可能就很好。”
孩子的意志力,就像黑夜里的一颗小火星,很容易熄灭。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孩子动摇时,为孩子添一把火,鼓一把劲,坚定地“逼”他一把。
03 让“逼迫”变成助力,聪明的家长这样做
当然,我们说的逼迫,不是不顾客观现实的一意孤行,也不是逼着孩子学这学那,不给他们放松的机会,而是逼孩子养成坚持的习惯,形成锲而不舍的性格。
作为父母,我们如何教孩子学会坚持、懂得自律呢?
1 和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目标
什么是合理目标呢?
教育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理论——最近发展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潜力。
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就是孩子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定下目标后,我们还需要把大目标细化为小目标,比如周目标,日目标。
每天签到完成,这样,孩子每天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收获,信心也就越来越足!
2 给孩子及时的鼓励
马伊俐的女儿爱马刚上舞蹈课时,还是班上的“后进生”。但是,马伊俐一点不焦虑,她默默地陪伴着女儿,在孩子取得每一次小小的进步时,都及时给与她鼓励。
2017年,小爱马终于在拉丁舞国际锦标赛上一鸣惊人。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人类本质里最深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希望被赞美。”
当孩子从学习中获得越来越多的正面反馈,就会激发学习的内驱力,学会坚持忍耐,不轻言放弃。
3“逼”孩子的同时,别忘了“逼”自己
法国教育学者加莫斯说过,“孩子的成就,80%来自于父母儿时的指导,他们总是在不自觉地模仿父母的一举一动。”
前不久,南宁的杨晨煜以730分的成绩夺得了广西理科状元,其中,数学和英语都考了满分。
谈起如何培养孩子,杨晨煜的妈妈说,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自律,千万不要把孩子扔到一边,自己去玩手机,那么会让孩子的心理产生不平衡,即使被迫学习,他们也不是服气的。
4 有远见的父母,都懂得逼孩子一把
曾看过一个广告:一个小男孩偷看喜欢的踢踏舞表演被爸爸发现。
第二天,爸爸送给他一个盒子。小男孩以为是舞鞋,兴奋不已,可是没想到,是一套跆拳道服。
在爸爸的“强制”下,小男孩每天咬牙坚持,艰苦训练,赢得跆拳道比赛那一天,爸爸送了他心心念念的舞鞋。
原来,在男孩生活的小区里一直有群孩子嘲笑男孩是“daddy-boy”。爸爸知道如果直接让孩子去学踢踏舞,那群孩子一定会欺负得他更厉害。
所以,爸爸让孩子先学跆拳道,让他拥有反抗的勇气和力量。
父母的责任就像是给孩子上保险,让孩子拥有基本的技能,给他们充分的准备,孩子才能在未来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